北京青年报
2025-08-08 02:36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在回答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时介绍,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采取稳妥有序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此次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
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
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园大班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根据财政部数据,免除费用后,家庭的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预计将惠及约1200万人。
郭婷婷介绍,为了充分体现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这次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既包括公办幼儿园,也包括民办幼儿园;既包括城市幼儿园,也包括乡村幼儿园,让所有在园就读的大班儿童都能够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
《意见》明确,按照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公办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也就是说,对公办园儿童原来收多少,现在就免多少;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民办园所在地的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郭婷婷说。
举例来看,某个民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个月每人800元,所在地同类型的公办园收费标准是500元。政策实施之后,在公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就不用再交了,500元全部免除;在民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也是相应按照500元的标准免除,只要交差额部分,也就是300元。
《意见》提到,要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介绍,多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持续支持引导地方巩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目前,全国各省份均已出台省级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各地政策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此次财政部、教育部两部门在研究设计免保育教育费政策时,充分考虑了与现行资助政策的衔接问题。鼓励各省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确保受益群体不缩水、惠民政策不打折、保障力度不降低。下一步,两部门也将适时研究建立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
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
据统计,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2013年为862亿元,到2023年增长到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学前教育经费由2013年的74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665亿元,年均增长13.5%。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学前教育资源持续增加、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比2012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此次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拿大头,对中西部地区也给予政策倾斜。目前,财政部已经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
郭婷婷表示,根据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学前教育法》,我国学前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家庭需要承担保育教育费、伙食费等,其中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研究制定这项政策的时候,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采取稳妥有序方式。
近期,育儿补贴、免保育教育费等一系列政策连续推出,不断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郭婷婷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结合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以及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等因素来统筹考虑。后续,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效果评估,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多样,情况比较复杂,学龄人口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因此,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实施后,我们将密切关注各地的政策落实情况,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把好事办好。综合考虑学前教育学龄人口的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会同教育部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让更多孩子受益。”郭婷婷说。
各地将在8月底前
完成相关准备工作
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实施了更有力度、更长年限的减免保育教育费政策。郭婷婷表示,《意见》明确,各省已经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范围超出学前一年的,可以继续执行,超出部分所需资金也继续由地方承担,这样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做好政策衔接。
现在,距离秋季学期开学仅剩1个月。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表示,各地将在8月底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让大班儿童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表示,财政部已经指导各省结合地方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相关资金,落实省域内幼儿园免保育教育费的财政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确保不因为实施免费而影响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同时要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对于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拨缓拨补助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密切关注政策实施情况,加强动态监测评估,推动建立长效的监督体系,按规定适时开展督导检查。
实施“免费”政策后,幼儿园质量如何保障?刘玉光表示,国家对幼儿园教职工的资质和配备、经费投入、收费行为、安全防护、卫生保健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将推动各地各幼儿园结合实际细化制度措施,严格幼儿园教师资质条件,把好“入口关”;严格规范日常办园行为,守好“安全关”。
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实施保育教育活动,深化幼儿园教育教研改革,落实好以游戏为基础的丰富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中快乐成长。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严格源头监管,严格把握幼儿园设立条件,加强幼儿园办学资质审核;加强过程监管,通过动态监管、信息备案、公开公示的方式,守牢规范办园的底线和师生安全的红线。文/本报记者 董鑫 统筹/刘晓雪